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简介

在196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就成立了日本问题研究室和朝鲜问题研究室。20世纪80年代初,又先后成立了日本研究所、人口研究所、苏联研究所、朝鲜研究所四个研究机构。为适应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发展形势的需要,特别是为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将原有的以国别研究为主的研究力量组织起来,形成综合研究优势,1988年吉林大学成立了东北亚研究中心,1992年增设了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和综合研究所。从此,吉林大学在东北亚问题的研究上实现了从以往以国别问题为主,向由东北亚研究中心牵头、实行各所松散联合开展综合研究的转变

历史沿革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英文全称Northeast Asian Studies College Of Jilin University,简称NASA)

1994年4月,吉林大学在原东北亚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将日本研究所、人口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朝鲜韩国研究所、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综合研究所六个处级建制的研究机构合并,成立了东北亚研究院,从而实现了由过去独立机构松散联合到以研究院为实体紧密结合的研究组织体系的转变。

1997年,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牵头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历史与社会发展"学科,被国家批准为"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为了进一步改革科研体制,适应深化东北亚问题研究的需要,2001年9月,东北亚研究院将已有的4个以国别研究为主的研究所和综合研究所,进行按学科专业整合,形成了东北亚研究院下设经济研究所,政治研究所,历史与文化研究所,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和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5个研究所的新组织结构格局。2003年5月,为适应东北亚研究院被批准招收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和加强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的需要,从经济研究所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抽调部分研究力量,重新成立了区域经济研究所。

主要领导

党委书记:徐 辉(2009-2013)  

副 书 记: 邱 松(2009-2013)    

院 长:朱显平(2009-2013)    

副 院 长: 陈景彦、于 潇、张慧智、曹海波(2009-2013)

组织机构

东北亚研究院下设办公室、6个研究所,文献信息中心和期刊编辑中心。6个研究所分别为世界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所、历史与文化研究所、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

历史与文化研究所

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其成员由原日本研究所与原俄罗斯研究所从事历史与文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组织机构

化研究的科研人员组成。主要研究方向有日本史及中日关系史、俄国史及中俄关系史、日本文化与宗教、俄罗斯文化与宗教等。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有专职科研人员12人,其中教授5人(4人为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副教授3人,讲师3人,助教1人,其中有3名教师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1]该所自成立到2009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项,其中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科研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项,吉林大学科研项目3项。自2000年-2009年,已经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并在《光明日报》、《世界历史》等国内重要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本所成立到2009年共招收和培养世界史博士研究生17名,世界史、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29名。本所除定期和不定期举行的学术报告会外,还多次举办过国际学术研讨会,多次聘请俄罗斯和日本学者专家到所里举办学术讲座。历史与文化研究所已经分别与与日本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关西学院大学、莫斯科大学、俄国科学院远东所、俄国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和远东分院历史所等建立了资料和人员交流关系。

世界经济研究所

世界经济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是东北亚研究院经济研究所。2001年9月,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东北亚研究院将原日本研究所、朝鲜韩国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和区域经济研究所的经济研究力量重新整合,组建了经济研究所。2003年5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世界经济及东北亚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集合经济研究所的世界经济专业研究力量,成立了世界经济研究所。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该所有日本经济、朝鲜韩国经济和俄罗斯经济三个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日本经济、朝鲜韩国经济、俄罗斯经济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共有教授6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5人,讲师1人,其中博士7人,在学博士研究生3人。[1]这些研究人员绝大多数都曾留学国外或有国际合作研究经历。该所研究人员在承袭日本经济、朝韩经济和俄罗斯经济等国别研究优势的基础上,致力于东北亚区域经济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自2000年-2009年出版各类学术专著10多部,发表论文上百篇。该所承担着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长春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该所从1979年开始招收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199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多年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已有数百人获得硕士学位,有32人获得博士学位,在读硕士研究生143人,在读博士研究生44人。多年来,该所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日本、韩国、俄罗斯、朝鲜、加拿大等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扩大了影响,促进了东北亚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发展。

区域经济研究所

区域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是1992年成立的东北亚研究中心综合研究所。1997年,综合研究所被批准招收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8年综合研究所更名为区域经济研究所。2001年,区域经济研究所与日本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朝鲜韩国研究、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从事经济问题研究的研究力量统一并入新成立经济研究所。2003年5月,为适应东北亚研究院被批准招收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和加强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的需要,重新成立了新区域经济研究所。其成员由东北亚研究院前日本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朝鲜研究所从事经济研究的部分人员和前区域经济研究所的人员组成。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区域经济研究所有研究人员12名,教授5名(其中4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2名,讲师5名。该所研究人员有6名为经济学博士,其余6人均为在职博士研究生。该所共有区域经学理论、区域开发与规划、中国东北区域经济、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东北亚地区国际区域合作5个研究方向。自1998年-2009年,共培养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4名,2004年起将开始招收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自2000年-2009年,该所研究人员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6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该所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国际政治研究所

国际政治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其成员由原俄罗斯研究所、日本研究所中从事国别政治研究的人员组成。研究所为国际政治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该所现设东北亚区域政治研究室、大国关系与大国战略研究室、朝鲜半岛问题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北亚区域政治与安全、地缘战略与大国关系、朝鲜半岛和平与发展等。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研究所有专职研究人员4人,均为副教授,且全部为留学归国人员。[1]政治所现承担在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9·11"事件后的东北亚区域安全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东北亚地区安全体系与日本的政治走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课题项目1项,东北亚地缘政治与中国地缘战略研究。此外,国家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1项,省级和校级社科项目各1项。政治所成立到2009年,所里科研人员共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有8名硕士研究生在所里就读学习。针对国际社会不断出现的恐怖、暴力和冲突, 研究所每年都要多次举行定期、不定期的学术报告会、学术讨论会。研究所现正积极地开展同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以求达到资源共享。在对外交流中,所里专职科研人员同日本东京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关西学院大学、富山大学远东地域研究中心、早稻田大学、山形大学、韩国东国大学等国外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保持较为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

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前身是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正式成立于1978年,是受联合国人口基金援助的重点研究机构。本所为人口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中,人口学专业有人口经济学、人口社会学、应用人口学三个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经济学、人口社会学、人口与资源环境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有人口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经济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方向。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研究所有研究人员15人,其中教授5人(含博士导师3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1]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均在国内外受过专业教育和专业培训,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多数在曾国外留学或进行过合作研究,具备应用中、日、俄、朝四种语言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建所到2009年共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50余部,在国内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0余篇,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研究所承担项目20余项,包括教育部项目"东北亚地区人口高龄化与社会保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东北亚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国际合作项目"发展的制约-中国的人口、水资源、粮食生产"等。多年来,研究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共有博士研究生15人,硕士研究生40人。研究所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承办或多次派人参加学术会议,同很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

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是吉林大学和珲春市政府联合创办的科研实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所址在珲春市边境经济合作区,该所成立于1994年9月。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该所有专职、兼职人员20余人,除吉林大学的有关研究研究人员外,还有珲春市有关部门的科研人员,同时还聘请了一些国外专家担任该所研究人员。该研究所的办所宗旨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以吉林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决策为依据,面向国际合作,开展调研、咨询和经济研究工作。基础研究方向是俄罗斯经济和世界经济。该所的近期研究任务是就图们江地区国际开发的战略和决策问题调查研究,并就该地区各国的经济开展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研究。近年该所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国家计委软课题项目、吉林省图们江开发办及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项目6项。研究所还致力于培养国际经济方面的人才,通过举办讲座、招收研究生等途径,解决图们江地区所需要的国际开发人才。截止到2009年,该所已经招收和培养研究生38人。

信息文献中心

东北亚信息文献中心有中文、英文、朝文、日文4个书库,1个期刊阅览室,藏书近3万册,订阅国内外期刊杂志439种。能够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料保障。

期刊编辑中心

东北亚研究院有《东北亚论坛》[2]、《现代日本经济》、《人口学刊》3个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共有编辑人员9人,其中编审1人,副编审4人,编辑4人。

科研队伍

科研队伍: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东北亚研究院有教职工73人,其中专职科研人员55人,行政人员7人,期刊编辑人员8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3人。该院已经形成了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研究梯队和教师队伍。在55名科研人员中,教授2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18人,讲师15人,助教1人。拥有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21人,其余研究人员均为在读博士研究生或硕士毕业。

研究状况

东北亚研究院是一个集东北亚政治、经济、人口、历史、文化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单位,在东北亚问题的研究方面具有非常雄厚的研究实力和研究基础。已经形成了以东北亚区域经济、政治、历史、人口为优势的学科体系。主要有日本经济、俄罗斯经济、朝鲜与韩国经济、 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开发战略、东北亚区域政治、人口社会学、人口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经济社会与可持续发展、日本文学、中日关系史、俄国史等研究方向。2000-2009年,东北亚研究院围绕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以及东北亚区域合作问题,出版了多部著作、译著,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提交了多篇研究报告(有的已经被国家有关部门所采纳),充分发挥了为国家决策部门提供咨询意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共出版各类著作46部,其中著作38部、译著5部、工具书等其它著作3部;共发表论文542篇,共提交各类研究报告109篇,有16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了优秀著作、论文类奖项(其中,教育部级奖1项,省级奖7项,市级奖8项)。2000-2005年,东北亚研究院共承担各类项目94项,其中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8项,教育部其它项目14项,横向项目18项,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10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吉林大学社科项目29项,共获资助经费计1000多万元。

学科建设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共有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即世界经济博士点、区域经济博士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点、世界史博士点、人口学博士点。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即世界经济硕士点、区域经济理论学硕士点、国际政治硕士点、人口学硕士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世界史硕士点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点。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导师6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人,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4人,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4人,人口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9人。2001年-2009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30人,其中外国留学生15人,博士生研究生166人(其中已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的34人)。